2007年2月20日 星期二

實施差異化管理 急不得 / 傑克.威爾許

來自吉隆坡的谷澤問:我真心支持依員工表現決定升遷及裁員的差異化管理制度(differ-entiation),把員工分為績效最優的前20%、績效中間的70%,和較差的最後10%,建立「不長進則淘汰」的標準。但執行時很容易遭到百般抗拒,要如何解決?

分級太殘忍? 文化偏見 ?
不適任的員工,至少可以考量去留及時轉行。

威爾許答:用「抗拒」來形容恐怕委婉了些!


很多人支持差異化管理制度,甚至有不少死忠派,但歷來從沒有一種管理措施引起如此激烈的爭議。感謝你提出來,我們正好藉此說明差異化管理的精神,其實真正的差異化管理並不等同於每到年底就「把人分級、揪出壞份子」,然後公開開除他們;差異化管理也不殘忍,容易受循私與文化偏見影響。

那麼差異化管理是什麼?簡單地說,它的精神是「擁有最優秀人才的團隊才能取勝」。要是你不同意上述原則,永遠不可能了解差異化管理。如果你同意,那麼這套制度可以提供你達成上述目標的方法。

如何達成?首先,大方地獎勵團隊裡的明星,不只在荷包上,也要讓他們的心理感到滿足,這樣才能留住最好的人才,讓他們發揮最大才能;積極開發中間的70%的潛能,給予訓練跟個別指導;去除墊底的10%,好讓新血可以加入。

基本上,差異化管理制度可幫助導入精英領導,且持續提高團隊的績效標準,讓公司競爭力不斷提昇。如果是這樣,為什麼這個制度會引起你說的百般抗拒?最常聽見的理由是:把人分級太殘忍。

但我們的看法完全相反。差異化管理評定各人表現,因此人人都知道他目前的評級,即使不總是好消息,但至少讓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命運。

比較另一種情況,某家公司出於仁慈的理由,讓表現不佳的人在公司裡摸魚好幾年,只拍拍他的背安慰他。有一天情況不允許時,突然來個大逆轉,年屆中年表現不佳的員工首當其衝,一個一個被叫進主管辦公室懇談,對話通常如下:

「喬,恐怕你得另覓高就了。」
「什麼?為什麼是我?」
「呃…因為你的表現一直不佳。」
「我在這兒20年了,怎麼你從沒跟我說過?」

說真的,為什麼你從沒說過呢?如果你早點說,這個員工早幾年前可能還可以找到有前途的工作,現在已經45歲,或者50歲,他面對的就業市場從沒像現在這麼競爭,這樣難道不殘忍?

組菁英團隊! 致勝秘訣

企業像球隊,獎勵並留住最佳人才方能取勝。

差異化管理最為人誤解的「揪出壞分子」事實上很少發生。最後10%的員工不會被開除,相反地,員工發現自己名列最後10%一段時間後,他的上司開始跟他懇談,少數人可能不願意走人,但大部分人在明白組織對他們的評級後,都會選擇自己請辭,最後他們往往可以找到比現在的職務更適合的工作,最後終於能受到賞識。

第二個招致抗拒的原因是,差異化管理很容易造成循私與偏袒。據說表現最優修秀的前20%通常是上司的親信或哥兒們,而我們承認的確不無可能。但是,任何評級都難免受個人喜好影響,但至少差異化管理的表現審查都有量化的標準,可以抵銷個人偏袒的影響。

第三個受批評的理由是,不斷去除墊底的10%表示,連最優秀的員工也不能倖免被淘汰,演變成人人都相互對立的局面。但是,如果上述批評可以成立,為什麼冠軍球隊每年都要撤換隊員名單最後的10%?企業就像球隊,最好的組織相信表現永遠可以精進,而團隊合作是造就明星的必要條件。

須循序漸進! 營造共識

試行三年,等大家能接受時,才可考慮實施。

最後一個阻撓人們採用差異化管理的原因是,這種制度雖然不錯,但不見得適用公司的獨特企業文化。到底哪一種文化不適用這種制度?我們聽過這種抱怨發生在各種各樣的公司,不論公司規模大小、正在成長或萎縮,或日本、瑞典、墨西哥的公司。

事實上,到處都有企業採行差異化管理。有時候推行可能較費時,或受勞動法限制,或裁員成本較高。但差異化管理本來就應該漸進實施,不可倉促推行。在績效評核制度建立至少三年、大家都已習慣坦誠回饋,並接受績效決定待遇的觀念時,才可以考慮實施。


我們並不是說差異化管理完美無缺,任何管理措施都有缺點,但我們至今尚未發現比這種制度更能讓企業建立偉大團隊的方法,即使是批評它的人也一樣還沒找到更好的策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