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0日 星期二

做專案要精不要多

幾年前我首度創業,當時我相信兩件事:「存活就是成功」、「一定要投入專案,但要投入手邊最好的專案」。我認為,只要一直都很忙,避免被淘汰,遲早會成功。

大多數組織不分大小都以相同的觀點運作。隨著員工增加,你會希望大家都不要閒著。當然,公司一忙,就需要招募愈多人手,如此一直循環下去。

如果你的目標是讓公司變大,當然就應該投入一切合理的事物。為大量生產定價、建造最大的工廠,以及儘速運作等,都是讓事業壯大的最好方法。如果大就等於成功,這麼做就算大功告成了。

但很多人已經發現,大並不表示成功,我們開始看到女性愈來愈不願意為了當執行長或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合夥人而犧牲,或許是因為她們對成功已有另一番定義。


在決定做什麼與為誰而做時,你需要再挑剔一點。

鄧恩是我最近認識的不動產開發商,他每年只投資一項新案,他們那一行的一年做十幾件或上百件案子也不稀奇。但我對鄧恩的話卻頗感共鳴,他說:「我們每年看到上千筆交易,其中100件很好,但只有一件很棒。」鄧恩因為只接最好的案子,所以可以比接下所有案子賺得更多。他因為不以量取勝,所以可以精挑細選。

我們也可以想想一年只設計幾棟主要建築的設計師,顯然他必須費心做出高水準的作品,才能獲得這些案件的委託,但是他也因為不浪費時間投入無聊的低價專案,反而增加未來獲得好案子的機會。

有多少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在挑選第一份工作時,是挑選「還可以」的工作?還可以的工作讓你可以馬上一頭鑽進去忙進忙出,但也讓你往後只能找到還可以的工作。投資(而不是「花費」)一個月或一年的時間,做備受矚目的實習工作,則會永遠改變你的職場生涯。

看看手邊的客戶名單,如果捨棄其中一半會發生什麼情況?如果擺脫那些拖款、難搞、叫你做低利潤專案又很少給正面建議的客戶,生意會改善嗎?即使現在經濟不穩定,顯然答案是肯定的。

除非你生產的是食用油或撞球這類的一般用品,否則賣愈多商品給愈多的人,不見得是最佳致勝之道。當經常性開銷下降時,害怕接錯專案、找錯員工的壓力也就消失了。你可以自由挑選自己喜歡的案子。

大家30年前使用「專案」(project)這個詞時,覺得很好笑,如今卻相當貼切。30年前,我們還在調整工廠的運作,當時一切東西都是裝配線的一部分。而今,大家都投入專案,幾乎每個人手上都有專案,但我們很少思考該做哪個專案。

我小時候,鎮上餐廳打著「吃到飽」(all you can eat)招牌,如今已換成「吃你愛吃的」(all you care to eat),這兩者有很大的差別。我們每天只吃一次晚餐,多數人不會因為免費就大吃特吃,所以選菜時需要自問:「我是要吃這個……,還是那個?」不能每樣都拿。

職場上也是一樣,我們不可能把一切都包下來,我們試過了,卻行不通。但是我們發現,不貪求每件專案,不僅可以增加獲利,也可以大幅改善生活。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誰說加油站不能賣鞭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