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0日 星期二

IBM的用人6訣:爭、選、育、用、留、捨

隱藏在IBM員工“藍色情結”身後的,是其出色的人力資源管理

“無論你進入IBM前是什麼顏色,經過培訓都會變成藍色。”被業界稱為“藍色巨人”的IBM公司因其出色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而聞

IBM是一個值得待一輩子的地方。”2005年末的一個下午,北京盈科中心,為IBM服務剛滿25年,並因此享有“藍精靈”標識的IBM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監 郭希文 女士,用一句話向《IT時代週刊》總結了她在IBM多年的感受。提起IBM的用人之道,郭希文明顯興奮起來,她將之概括為以下6個字。



激烈的人才爭搶戰正在高科技公司間悄然進行著。微軟、Google、雅虎紛紛展開“搶人”行動,李開復、馬雲等更是衝到了“搶人”第一線。

許多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都抱怨招不到人才,或者招到的人不符合要求。做IBM人力資源工作,郭希文感到了人才市場競爭的壓力。IBM對人才的吸引力到底在哪裡?IBM又如何跟別的企業去競爭,爭取更多的人才?這些都成為她工作中思考最多的問題。

“人是IBM最重要的財富,這已成為IBM的企業文化,反過來,良好的企業文化又成為吸引人才的無形但卻最有效的武器。”除了外商普遍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培訓、福利、高薪、地位外,IBM骨子裡對人才的尊重與重視是重要原因。很多人才都擔心沒有用武之地,或者擔心公司政治會消耗掉自己太多的精力。一個重視人才的“口碑”以及“印象”,往往讓人充滿期望。

此外,在招聘前,IBM會與一些人力諮詢公司合作,對目標市場做最詳盡的調查,譬如該類人才的分佈情況、薪水待遇如何、競爭對手策略等。根據這些詳盡的調查資料,IBM就能夠非常有效、快捷地掌握人才資訊,促進人力資源工作的開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雖然透過人才招聘會、媒體招聘、獵頭公司、內部推薦等多種途徑物色人才。但IBM喜歡年輕人,喜歡應屆畢業生是出了名的。因為它相信,自己有一套非常好的培訓機制,可以讓這些年輕人很快成長起來,擔任重要職責。其被業界津津樂道的“藍色之路”校園招聘計劃受到了在校學生的青睞。

IBM藍色實踐計劃,最主要一個目標就是讓大學生進入企業,將他們在校園所學的理論和企業實踐相結合,提前讓他們調整自己,一面學習做事一面學習做人。”郭希文說。

IBM每年接受的簡歷超過3萬份,但淘汰率非常高。怎樣在眾多的簡歷裏挑選相關的應聘對像是個關鍵的問題。

“在眾多的應聘簡歷中如何挑選出合適的面試人員?關鍵是看應聘的態度,在我們收到的簡歷裏,有的人只是將簡歷當作一件事情而公式化地去做,而有的人卻可以看出他(她)是用了心在做這份簡歷,這說明他(她)非常在乎這份工作,在努力爭取,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工作態度。”

IBM的筆試無需準備也無從準備,因為測試的是應聘者的基本素質、英語水準和邏輯反應,更像是智力測試。透過這一關後,至少會有兩次面試等著應聘者。

第一次面試是人力資源部門組織的,主要透過交談,大體瞭解應聘者的語言能力和個性特點、團隊精神等。穿著及言談舉止不合時宜的人,將最先被拒絕。隨後,具體用人部門的負責人,會透過下一輪面試考察應聘者的專業素質及其具體的職業需求。根據不同工作,有的應聘者還要被部門經理的上級經理面試。


IBM在中國的薪金可能不是外商中最高的,但是IBM的培訓是最有吸引力的。一位IBM員工向本刊記者表示,如果你要調薪,IBM可能不會馬上兌現;如果你要學習,IBM肯定非常歡迎。

據瞭解,IBM對員工有非常詳細的培訓計劃,公司每年都會為每位員工安排培訓,這方面的投入非常大,可以佔到公司營業額的2個百分點。培訓從新員工進入的第一天開始,除行政管理類人員只有為期2周的培訓外,所有銷售、市場和服務部門的員工全部要經過為期3個月的培訓。培訓內容大約分為2個層面:人力資源部門培訓一些工作技能、技巧及與人際溝通等職業素養的知識;另外一部分培訓由員工所屬部門自己安排,包括一些專業培訓。

每一位員工都有一個師傅和一個培訓經理,師傅指導新員工瞭解IBM內部工作方式、自己的部門職能、IBM的產品和服務。“培訓細微到教我們報銷差旅費。”一位員工表示。而培訓經理則是IBM專門為照顧新員工,提高培訓效率而設置的一個職位。

有人稱IBM的新員工培訓是“魔鬼訓練營”,因為培訓過程非常艱辛。這期間,10多種考試像跨欄一樣需要新員工跨越,包括:做講演、筆試產品性能、練習扮演客戶和銷售市場角色等。全部考試合格,學員獲得正式職稱,成為IBM一名新員工,有了自己的正式職務和責任。之後,負責市場和服務部門的人員還要接受69個月的業務學習。


郭希文用1個“I”和3個“C”來表示IBM的用人標準。“I”表示一個人的品德(integrity),3個“C”分別代表“溝通(communication)”、“協作(collaboration)”和“工作投入(concentration)”。

“一個人的品德是最關鍵的,技能、工作方法都是後天可以學到的東西。但品德是一個人的根本,品德不行,難以符合IBM對員工的最基本要求。“此外,溝通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和對工作的投入也是考核一位員工的必要元素。

IBM很重視評估,尤其是自我評估的重要性。員工透過評估,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塑造符合公司要求的風格,成長為具有領導才能的員工。

每年年初,員工會寫出自己的工作目標,制定出全年行為準則,員工按照這個準則進行工作。每位員工的工作目標都是由公司內部的管理系統來完成管理,由其主管進行考核。年中時,員工自己需要小結一下,看什麼地方沒有做好,需要改進的地方是什麼;年終時,員工再進行總結,直接主管也要參與總結,指出優點和不足,最後有一個評估結果。在此過程中,員工可以根據需要修改自己的工作目標。

這種評估結果也是員工考績、升遷、加薪的主要依據。郭希文認為,能否將公司的價值理念貫穿到工作中去是員工工作成果的最好體現。她認為衡量員工的工作有3個標準。

一為獨立性。員工是不是具有獨立作業的能力,能不能自己獨立完成工作?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需要幾個人的幫助,還是能單獨完成一項工作?

標準之二是看員工是否有前瞻性,能否對未來有預見性,能夠預測到未來的發展究竟如何。

3個標準中最難的是“從無到有”,也是最關鍵的。“從無到有”包括了員工的獨立性和創新精神。所謂從無到有就是在一項工作開始的模糊狀態,員工自己很快地找到一個清晰的方向,並按著這個清晰的方向有目的、有創新地完成工作。


“我不知道IBM捨不捨得我,我自己還是捨不得。”郭希文用“捨不得”來詮釋員工與公司之間的關係。她稱自己目前為止還捨不得的最大理由是IBM是個好公司。那什麼是好公司呢?

“我認為好公司的標準首先是看這個公司是否具有前瞻性,這個公司是不是走在最前沿的,是不是引領社會發展新潮流的;第二是公司經營的模式,是制度化還是無序的。IBM是制度化的公司,不會因為某人職務的改變而改變;第三,員工是否有適合自己成長的發展空間;第四,人生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公司是不是有非常人性化的制度來配合員工的需求。”郭希文解釋道。

具有了好公司的標準,員工如何在好公司裏找到一份工作,公司是否符合自己的性趣,在工作中如何與其他人合作,是否具有挑戰性,是否能獲得成就感、新鮮感。這些都是員工思考的關鍵。

員工會有很多機會來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這也是IBM具有的優勢之一。IBM包括軟體、硬體等許多公司,每年都有內部招聘的機制,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特點來應聘相應的職位。人力資源部門也會在不同的階段對員工進行調研,根據員工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給員工一些建議,建議員工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有興趣才能將工作做好,將興趣與工作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最大化的發揮自己的潛能,既保證了個人工作的成就感,又保證了對公司利益的最大化。這對員工及IBM公司來說也許就是雙贏。


有些員工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後,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IBM通常會分析出幾種情況:一種真的是技能技巧的問題,第二種是態度的問題。

“如果真的是工作技能技巧的問題,我們會想辦法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如果是不適合這個職位,我們根據員工的特點進行相應的調配,調動職位。”郭希文說,“如果是員工的態度有問題,在說服教育都沒有作用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勸其尋找更好的發展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