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自毀前程的七種行為--罩子放亮點,小心成了職場小白


職場如叢林求生,一旦抓住了生存要領,你就一帆風順、步步升遷 ,但若太「白目」,搞不清狀況,或過於保護自己,最終 ,你的前途將斷送在自己手裡。

心理學博士,目前擔任104研發中心協理的王榮春 ,對於職場人的心理狀態有深入研究,特別是初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 ,根據他長期的研究觀察,發現職場人在面對困難或挫敗時,經常會出現七種自我毀滅的反應,而這些反應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

如何增進管理智商?

發明「管理學」的彼得杜拉克、著有《從A到A+》的柯林斯以及前奇異總裁威爾許有什麼共同之處?

他們都是管理專家?對。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他們都篤信卓越的長才能夠打造一級的企業,而所謂「卓越長才」,就是管理智商(executive intelligence)。

去年底以來,從北半球的《哈佛商業評論》、《華爾街日報》、《BusinessWeek》到南半球澳洲的《In Business》,都在討論管理智商。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成大事必備6種能力、9種手段



一個男人在外工作20年,終於要回家了,老闆問他:你是要20年的工資還是要3句忠告?男人說我明天上路,明早給您答案好嗎?老闆說可以。當晚男人未眠…早晨,他對老闆說:我要3個忠告。於是老闆給他3句話。

一、不要試圖尋找不可能的捷徑,世上沒有便宜的事,只有腳踏實地才是最好的方法…無論做何事。
二、不要對明知不是好事的事過分好奇,有可能你會因此而喪命。
三、不要在衝動時做任何決定,否則這個決定就有可能成為你一輩子的遺憾。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 我為何斷絕孩子的退路


育有一兒一女的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跟一般的企業家老爸很不一樣。

其他企業家無不處心積慮安排子女在家族企業接班,但戴勝益卻完全不做此想。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因應E世代新興人類的人力管理策略

七○年代台灣服務業蓬勃發展,由於好店面取得容易,可以依計畫快速擴店,「人力」的取得也非常容易,在店門口張貼個徵人啟事,就可以有一堆人來應徵。在那個年代,大部分的服務業從業員都較能吃苦耐勞,服從命令,甚至以公司為家,加班與超時工作也較無怨言,對公司的業績要求也都能全力以赴,因此「人力資源」就如數年前台灣的水資源一樣,不虞匱乏,打開水龍頭,自來水就嘩啦嘩啦的流下來。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辦公室叢林生存指南

對於職場中免不了碰到的情況,加拿大商業雜誌(Canadian Business)教大家,怎麼處理最好:

■跟客戶或同事共進重要的午餐。在餐廳裡一坐下來立刻關掉手機,並且讓對方看到,傳達給對方訊息:「對我來說你很重要,我尊重你。」或許對方也會因而關掉手機,大家有一段安靜的時間好好商談事情。

萬一你正在等一通重要的電話,坐下來時先告知對方,並且跟對方道歉。等到電話響起時,一定要起身離開餐桌,走到旁邊之後再說。

離開餐桌時,先鬆鬆地折疊餐巾,然後放在餐盤旁邊,不要把餐巾揉成一團,更不要放在椅子上。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老闆振作的加減乘除術

生意不好做,誰最緊張?不是業務員,不是財務主管,最提心吊膽的莫過於老闆!老闆高高在上,幹嘛緊張?因為做員工的怕被老闆釘,但有得釘也就有的靠,薪水總不致於突然變少。但老闆就不是了,收入一少,支出相形沒少,那就是荷包失血,長久下去不倒才怪。

景氣不佳,看街頭巷尾一家家商店又改頭換面,重新裝潢,原來是又換了一個老闆,先前的老闆撐不下去了,才會認賠出場;許多企業工廠業績一直萎縮,一季不如一季,到了年底最是該檢討改進的時刻。

做為老闆如何讓企業重新振作?有人身先士卒帶頭衝業績,大小專案都接,希望多賺幾個錢;有人拚命節流,砍預算,砍得人心渙散,省了一些錢,卻喪了許多氣,愈省衰退愈嚴重;也有人山不轉路轉,改變營業項目,賺非核心事業的錢,弄得四不像,過得了一時,卻走不長久,苦日子依舊要過!其實當老闆最重要的是經營布局,搭好企業命脈骨架,調整出對的方向,而其中最該注意的就是「加減乘除術」的運用。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世界500強企業優秀員工的12條核心標準



1、敬業精神:
一個人的工作是他生存的基本權利,有沒有權利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看他能不能認真地對待工作。能力不是主要的,能力差一點,只要有敬業精神,能力會提高的。如果一個人的本職工作做不好,應付工作,最終失去的是信譽,再找別的工作、做其他事情都沒有可信度。如果認真做好一個工作,往往還有更好的、更重要的工作等著你去做。這就是良性發展。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每個打擊,都有它的意義

我不祈求一帆風順,萬事如意,我只祈求當每個問題發生時,有繼續面對問題的勇氣與毅力,支撐下去。
總裁獅子心:嚴長壽

『心 or 薪』甘情願

開學第一天,教室裡擠滿來選修「領導」課程的學生,這一群兩年後就會變成企業競相爭取的名校MBA,心中難免興奮地等待教授的出現。

教室門被推開後,走進三個人,教授後面跟著一個年輕的陌生人,還有一位則是大家都認識的企業名人,年 紀與 教授相當,大約都在六十歲左右。

教授先介紹這位年輕的陌生人,說他是去年以第一名畢業的MBA學生;另外這位企業名人則是教授的高中同學,學歷只有高中畢業。教授說明他今天會請這兩位來賓分別用二十分鐘來說明什麼是「好的領導」,然後要同學寫出這兩人的差異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