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談判技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談判技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哈佛這樣教談判力》讀書心得—談判即溝通,溝通即談判!

剛剛正妹PM很認真地在補妝,並盤起頭髮露出半邊脖子與性感的鎖骨,接著噴了一點點香水,最後稍微拉高短裙露出大腿。
我問她:「你要去約會喔?」
她冷冷地回:「我要去找RD談進度,目標提前兩星期量產」
----摘自 靠北工程師 FB

無論喜歡與否,你就是個談判者
當你與別人"討論"或別人與你"溝通"時,談判就已經上演了。儘管談判時時發生,軟性或硬性還是軟硬兼施?是否還有其他方法?
談判要做的好並不容易,但在此書中將會學習到"原則性談判法",讓你在談判溝通中有其依據進而一談就贏。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

人生無時不在談判,從迴避、競爭、遷就、合作到最後雙方的各退一步的妥協,你想站在哪一方?

近期參加了 Alex Cheng <一談就贏> 的談判課程,除了想學習談判的手法外更重要瞭解別人會用什麼手法應戰

談判前的五個準備階段:

1. 釐清目的:首先是雙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的目標,再者解決己方的問題。
2. 情報蒐集:雙方期望與籌碼與市場上的價值。
3. 腦力激盪:拋出不同的立場、議題、爭執點與其他資源誘因
4. 擬定戰術:提案分析,化整為零、把餅坐大,有捨有得,借力使力
5. 沙盤推演:談判破裂的後果,猜招拆招,以退為進的幽雅讓步,不在談判桌上像個傻子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令人折服的議事技巧


談判會議一啟動,雙方都想有所作為,不過往往事與願違,過程中爭議不斷,甚至談判破局,不僅浪費時間,也讓談判失去意義。

基本上,並非所有談判會議都能做到盡善盡美,但若主談者能嫻熟運用專業會議技巧,讓會議進行的更有效率,不只可以將談判導向成功,更可以贏得對手的尊敬。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拒絕 要使軟調


談判時,對方會以各種理由要求我方提供機密性資料,如商品的成本分析或專利資料,該無條件提供還是斷然加以拒絕,處處考驗談判代表的智慧與作為。

談判不是一項我贏你輸的零和遊戲,為了保全公司的利益與對方的顏面,拒絕力道的拿捏,將使談判人員陷入情感與理性的交戰。拒絕的太強烈,會逼對方離開談判桌,完全不拒絕,也會讓對方懷疑我方是否使詐。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優勢業務談判


「那張單一直敲不下來,煩死了。」老張心情煩悶的抱怨著。原來公司這個月的業務檢討會議中,老張被總經理公開點名,檢討業務績效不彰,要他提出檢討報告。「我很努力啊,每天都打電話去追蹤客戶,可是他就是不簽訂單,我有甚麼辦法?難道我要拿槍押著他嗎?」他氣憤的跟我抱怨著。

做對的事情,遠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我笑笑的安慰著他。做業務不能靠蠻幹,「要Work smart,不要Work hard。」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談判,立於不敗之地



從跟同事分配工作職責,到跟主管要求加薪、跟客戶簽定合約,工作中很多時候都是談判。

談判專家,也是執業律師的梅塔(Steven Mehta),最近於加拿大商業雜誌(Canadian Business)上,分享他多年經驗累積而得的七大步驟談判術: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利用中立的力量


放手式談判者是有力的

真正的力量是在談判的每個面向上都保持純然的中立。
當你想成就「善」時,不可能藉由否定惡而達成。當你想做得正確時,不可能靠著否定錯誤而完成。

當你能夠明瞭熱與冷是一體兩面——它們只是溫度的兩個極端點——才能致勝。贏與輸基本上是一體兩面——它們只是一場比賽的兩種相對經驗。進與出是一體兩面——它們只是向內移動或向外移動的相對端點。

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7大必勝談判絕技!


為什麼需要談判?談判在生活中無所不在,買賣商品想要拿到好價錢需靠談判,想要老闆加薪得有高明的說服力,預算不足要廠商降價合作,也得先講出對方認同的理由。

談判不只是外交官的必備技能,也不是只有高階主管才需要,愈是在不確定的年代,談判技巧愈重要。透過談判不僅能化危機為轉機,尋找共贏局面,甚至能讓競爭對手變成策略夥伴,開創新市場新機會。

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與矛盾點互為敵友


組織開發的現場,經常是與矛盾的戰鬥。

想要仔細設計,獲得具創意的成果,卻缺乏好好討論的時間。

就算背負失敗的風險,也想培育出人才與組織,卻沒有耐心等待培育人才與架構組織的時間。

想由組織的上層,往下迅速執行戰略,建立起事業的橋頭堡;又想建造出尊重現場的自律性以及主體性,健全且活化的組織。

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

說對方想聽的話



「說話」與「說服」,有很大的不同。「說話」只是將資訊說出來,而「說服」則是打動對方的心。因此,說服涉及到掌控的藝術,也包括如何取得對方的認同。靠自己的一張嘴滔滔不絕地說,並不能提升說服力,必須藉由雙方對話的掌控,才能讓說服的過程獲得進展。換言之,你在何時開口、如何開口,將決定對方會如何做出回應。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別說 No要說 Yes, if…


談判時,如果一開始不滿意對方開出的價碼就立刻說No,那就談不下去了。因為對方會覺得你完全拒絕。

同樣是拒絕,如果能夠用「附帶條件的Yes」,就能夠繼續談下去。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為什麼妳要道歉?


「小外甥在學校闖禍了!」接到爸爸的電話。
「什麼事啊?!」我問。
「聽說把小朋友打到流鼻血啦!」
爸爸有些緊張,他要我立即前往學校了解情況並處理。
我一直很疼小外甥,他個性很憨厚,為何會出手打人呢?我實在搞不懂!
於是立即放下手邊工作,逕往學校去……

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氣勢不能輸!



在所有的交易中,被威嚇得最嚴重的人得到最少利益,而擺出強勢姿態威嚇對方的人,則會得到最多的利益。在商業上如果不能善用威嚇,就必然會受到它的傷害。成功人士常被繁瑣的工作占據注意力,讓他們在心理上無法退一步理性分析自己的作為。因此當問到如何能夠達到成就時,通常會給個制式答案;也可能因為商業利益考量,而不想誠實說出自己的成功之道。造就了一些成功的迷思…

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在批評的苦藥上加一層糖衣

 
一般人認為,遭受批評肯定是苦的,是一件丟面子的事,因為「苦」,受批評者往往要產生抵觸情緒,使批評的效果大打折扣,即批評的負效應。有些人能夠很恰當地把握批評的方法尺度,使批評達到春風化雨、甜口良藥也治病的效果。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某屬下向林肯總統打聽敵人的兵力數量,林肯不假思索便答:「一百二十萬至一百六十萬之間。」部屬又問其依據何在,林肯說:「敵人多於我們三四倍。我軍四十萬,敵人不就是一百二十萬至一百六十萬嗎?」為了對軍官誇大敵情、開脫責任提出批評,林肯巧妙地開了個玩笑,借調侃之語嘲笑了謊報軍情的軍官。這種批評顯然比直言不諱的指斥要好多了。

2008年6月19日 星期四

說服的基本方法

有些人說服他人經常犯的毛病,就是先想好幾條理由,然後去和對方辯論;還有的是站在長輩的立場上,以教訓人的口吻,指點別人該怎麼做。這樣一來,就是等於先把對方推到錯誤的一方,因此,效果往往不好。說服人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以下幾種是比較實用和簡便的:

1.用高尚的動機來激勵他:

在一般情況下,每個人都崇尚高尚的道德,都有起碼的認知覺悟和做人道德。所以,在說服他人轉變看法的時候,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用高尚的動機來激勵他。比如說這樣做將對公司帶來什麼好處,或將對家庭、對子女帶來什麼好處,或將對自己的威信有什麼影響……等等。這往往能夠很好地啟發他,讓他做應該做的事。

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薪資有多少 端看商談技巧


找工作最困難的環節在於薪資的定價,定價過高讓企業卻步,定價過低卻又自覺委屈,聯合人力網總經理沈瑋表示,對上班族而言,薪資談判跟國際和平談判一樣困難,但是如果能夠掌握技巧,仍然可以在不景氣的時代,爭取到較好的待遇。

2007年2月20日 星期二

暫時休會 拒絕妥協


職棒賽進入九局,雙方僵持不下,投手會不斷的將球投向一壘,一方面牽制跑壘者,另一方面趁機紓緩壓力。打擊者也會離開壘包,適時伸展四肢紓解壓力。

同樣的,談判人員發現雙方衝突不斷,且沒有化解跡象時,為了不讓談判毫無進展,可以策略性的提出暫時休會。適度的休養生息,可以讓雙方養精蓄銳、提神醒腦,以最佳狀況重回談判桌。

還價 要乾脆


我方報價後,對方必有討價動作,我方再加以還價。還價等於再次報價,我方更需小心謹慎,一旦還價後,要明確表態已沒任何商量的空間,否則對方會得寸進尺,再次就地討價。

例如,我方先報價3萬元,對方向下討價至2.5萬元。此時,我方還價的幅度若過大,會嚴重損及我方信譽與利益。還價過少,則會讓對方感覺誠意不足,甚至轉向其他廠商採購。

拖延戰術 以靜制動


談判是「推」與「拉」的攻防過程,有時要用力推以追求效率,有時則要使勁的拉,採取拖延戰術,放慢談判步調。如此,一方面可讓雙方有足夠的時間重新思考策略,另一方面也可以讓繃緊的神經稍微紓解,為下一輪談判營造更好的氣氛。

拖延戰術具有以靜制動,化主動為被動的功效,不只適用於強勢方,以放長線釣大魚的手法來增加談判籌碼,也適用於弱勢方,以拖延時間來確保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