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面試】知己知彼 無往不利 善用工具 速戰速決

每個主管都會有一個管理工具箱,針對各種日常議題,善用這些經過千錘百鍊的工具很快地便能分析得到初步結果,再根據直覺或經驗做最後的判斷,決策。

在面試的時候,我慣用的工具稱為專業格局評量表,它的初始概念來自於一家有百年歷史,全盛時期全球有十多萬員工的跨國公司,那是我第一份工作要離職時,前輩Steven(系列文有多篇提及此人) 送我的禮物(一堂三小時的課)
基於資訊保密的原則,在這裡我將它做了相當大的簡化,但論述上我會盡量把它的精神用文字解釋清楚,再藉由實際的案例分析探討,突顯出它的效果。然而有些設計上更能真實反應應徵者能力與性格的圖表與文字,在此考量一些私人因素,恐無法更進一步介紹,敬祈見諒。


【圖表解說】專業格局評量表


這張二維的圖表,主要用來評估面試者專業能力的廣度與深度。
廣度的部分(X-)以技術職而言,可以概括為,學理基礎,實務經驗,產品領域知識。如果是基層管理職,還可以包括,專案管理能力,團隊管理能力,簡報/文件能力。,etc…總 之,一個特定的職務,其所需的專業知識或技能,大部分都可以條列出來,這部分放在橫軸(X-)

深度的部分(Y-)是用來評估應徵者對於某項知識/技能的了解,熟悉程度。至於需要刻劃多細,沒有一定標準。以我習慣的用法是分成五個等級

卓越(Excellent) ,優秀(Good),一般(Fair),差勁(Poor),極差(Bad)
只是每一個等級你都必須有一個定性化的定義,如此才能順利的將能力用文字表述出來,在此僅舉一例。

卓越(Excellent): 能深刻而透徹地掌握原理,超越一般性的見解,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該門學問的精瓍。

而對於每一種專業知識,技能,你都得設計一份簡單的考題來測試面試者,每一種不超過五題為主,這樣一來,如果你想測驗五種專業知識,技能,那考題可以控制在二十五題內。

考題的設計最好以題組為佳,由淺入深,剛好對應到刻度表最好。比方說題組設計成四題,要答後面的問題必須有能力回答前面的問題。那麼如果全都答對便是卓越(Excellent),如果只答對一題, 那就是差勁(Poor),全都不會,那當然就是極差(Bad)了。

如果你的設計讓應徵者能答對最難的,卻無法回答簡單的,那你可能要重新檢視你的題組設計,一般在實務上經過幾次運作後便能定版下來,而為了保險起見,最好有兩到三組的題組為佳。

當應徵者完成測驗後(通常需要2小時),便可以劃出他的格局表,簡單用下列式子表達
X(廣度)乘以Y(深度) = Z(格局)

根據過往經驗,大多數應徵者多屬於有點廣度,某些知識/技能有點深度,但這樣一般般的人,其實很難讓人印象深刻,因此結局多是不予錄用。在某些比較極端的案例下,測驗的結果可能會出現下列狀況。

A。 有廣度,沒深度: 這是所謂半調子,樣樣通,樣樣鬆,這樣的風格不太適合工程領域
B。 有深度,沒廣度: 這是所謂咪咪眼,雖然視野窄,但這類人對於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會廢寢忘食的投入整副身心,通常也比較不善予人互動,如果能夠善用,會是個極優秀的資深工程師
C。有廣度,有深度: 這是大格局的工程人,可惜千百人中罕見一二,在數百份履歷表,近百人次的面談中,僅看過兩人。其中一人目前是我的愛將,另一人後來被第七篇提到的B公司給錄用了。以圖表一來說,這樣的人具體描述起來就是 :

本質學能非常扎實,精通教科書知識,實作能力超強,也熟悉產品領域知識(規格書,白//紅皮書,各家晶片解決方案),只能說可遇而不可求啊。

D。沒廣度,沒深度: 這樣的人,如果還能來面試,代表履歷表篩選不夠嚴格,但也遇過履歷表上寫的天花亂墜,測驗的時候才看破手腳的。對於這種情形,筆者只能感嘆,詐騙集團已經入侵電子業的人力市場了,期望同業多多警惕,互相通報卡安心。

【案例分析】以應徵工程師為例
以一位負責驅動軟體開發的工程師為例,其可能具備的知識/技能包括 :

本質學能教科書理論 : 計算機架構,數位電子學,作業系統實作能力 : 程式設計能力,微處理器實務,示波器,邏輯分析儀,三用電表,電工設備(烙鐵,銲錫)

產品領域知識(Product Domain Know-How)無線區域網路 - 包括網路卡,基地台顯像元件 – 光感應器(CMOS-Sensor CCD-Sensor), 數位影像處理器記憶卡控制器 – SDMMC記憶卡

以下五個案例,為了方便討論,也為了讓大家對應徵者學經歷背景掌握更多,但又考量到不對號入座的前提下,姑且將畢業學校作一簡單分類。基本上學歷並不代表什麼,因為我們第一個例子A君,就是一流文憑,三流實力的典範。

甲級學校 : 台大,清大,交大,成大,台科大,北科大,雲科大,屏科大,北美排名前五十(Top-50)
乙級學校 : 中央,中山,中正,中興,中X,暨南,輔大,東海,淡江,逢甲,元智,中原
丙級學校 : 其他
本科系 : 電子,電機,資工,資科,電信,通訊非本科系 : 不在本科內之系所

【案例一】 A君,一流的文憑,三流的實力
A君,甲級學校本科碩士應屆畢業
圖表解讀:
在兩個小時的測驗後,從格局表可以看出,A君除了作業系統有普通的水準外,其餘的教科書理論都是差勁的成績。在面談前有特別叮嚀要帶成績單,但碰面時卻推說忘了,這若不是漫不經心就是心虛,這樣的人格特質先扣分。

成績遠低於平均水準有以下幾個可能原因。
資質普通,用心無效 – 天作孽
資質不錯,但不用心 – 自作孽

資質普通,又不用心 – 不可活

這部分除了第一項<資質普通,用心無效>可以原諒外,其他兩種人格特質都不可取,但無法當下判斷是哪一種狀況,故暫不評論

另外從格局表也可看出,A君實務能力相當差,代表實驗課都在鬼混。經詢問後,推稱剛好是我出的考題不會,其實實驗課都很認真在作。為了給他一個抗辯機會,特地請助理搬了一台示波器到會議室請他測量幾個簡單方波訊號。結果慘不忍睹,不提也罷。

最後關於產品領域知識,其履歷上自稱作過無線區域網路專題,然而從格局表來看測驗結果極差(Bad),代表連80211最基本的ad-hoc infrastructure mode都沒聽過,經詢問後,改口稱該專題僅是旁聽,並非實際作過。這可真神了,從來沒聽過專題實驗有開放旁聽的,只能說我孤陋寡聞了。

結論是我無法判斷A君資質好壞,但可以斷定他是個很不老實,又極不用心的學生。以專業能力而言,幾乎是零分,這也創下我面談的甲級學校畢業生的紀錄,也曾一度懷疑文憑是否有問題。

以人格特質而言,一個資質普通的孩子,只要有心肯下苦工,最後都有機會可以出息,郭靖就是個典範。但一個不用心又不老實的人,連他的父母,師長都無法改變他,我,憑什麼拯救他的靈魂呢?有必要那麼累嗎?

面談結果: 當場打槍
心得: 體面的學歷能幫你獲得面試機會,但無法改變你是什麼人這個事實
心情: 很無奈,浪費半個鐘。

【案例二】 B君,天之驕子,興趣與工作相結合
B君,甲級學校本科碩士應屆畢業
B君讓我五年後的今天仍然印象深刻,只因他的案例相當特殊,而結局也讓我十分遺憾。從格局表來看,他的學理基礎扎實,成績單也證明他是個很會唸書的學生。但是他的實務能力呈現兩級化分布。

程式設計能力超強 (軟體)微處理器實務超弱 (硬體+軟體)

這代表他喜歡純軟體設計,而不喜歡接觸跟硬體相關的軟體開發工作。此外,其天資聰穎,只要有興趣,他想作的事都能作到最高標準,學業成績跟程式能力已經證明了他確實是這樣的人。

這讓我陷入兩難,因為我需要的是跟硬體部門合作的驅動軟體工程師,而非純軟體工程師。

經詢問是否有意願,他表達可以嘗試看看,但表情看起來頗為失望,我想那只是檯面話而已。唉,台灣的教育讓學生連跟面試的主管Say No的勇氣都沒有,真TMD悲哀。

這時我試探性的再問,如果幫他轉投另一個需要純軟體開發的部門,意願如何?只見其原本黯淡的眼神頓時亮了起來,嘴裡感激的向我說<可以嗎?,好ㄚ, 好ㄚ,謝謝您ㄋㄟ>

唉,那一刻,我知道跟他是有緣面試,卻無緣共事。不死心的我最後再問<你不考慮一下嗎,驅動軟體很有趣的耶,產業界也很缺這方面人才喔,這份工作會提高你未來的職場價值ㄋㄟ>

話一說完,他再度收斂笑容,露出無奈Sorry的眼神,這一刻,我確定該是起身告辭的時候了。

面談結果: 轉介給其他部門面試後錄取,該主管之後很感激我,因B君表現和我面談時的分析一致,爾後幾年,B君連年升遷,在公司變成很火的人物,在此不便詳述
心情: 無奈ㄚ!…。這麼優秀的人才卻無法收入麾下,有緣無份,但能將他留在公司總好過被競爭同業給騙走,不是嗎?

【案例三】 C君,苦幹實幹,工匠精神的典範


C君,乙級學校本科碩士畢業,相關產業三年工作經驗
從格局表看,C君的學理基礎在平均水準之上,除了數位電子學比較普通些。經詢問後,原來他三年的工作經歷都沒碰過硬體電路設計,所以教科書的東西變的生疏了。嗯,是有點遺憾,雖說我找的是軟體工程師,但如果對電路熟悉的話,將來跟硬體部門合作才能判斷他們是否就事論事,也不會被呼弄。但瑕不掩瑜,畢竟我要的是精通軟體的人。

格局表也指出,C君的實務能力超強,就一個才工作兩年的人而言,這代表背後付出數不清的青春歲月在實驗室度過,C君的拼幹精神真是令我激賞,非常符合本團隊的調性,這就是所謂文化契合( culture match)啦,而格局表中產品領域知識可以看出

1 C君在前公司歷練的顯像元件產品研發經驗,相當扎實,證明他是一位工作很細膩,透徹的工程師,而這剛好是我當時急切需求的專長,以他這樣的拼勁加上扎實的學理基礎及技術實務,當然對於產品的掌握度也是達到最高標準

2. 難能可貴的是,C君雖然沒有作過無線區域網路方面的產品,但靠著自修摸索,也能達到優秀的程度,真令人好奇。經詢問後,他表示前公司產品除了內建攝像頭,裡面也有無線網路模組,雖然不是他負責,但因為有使用到介面,於是便把那部份的文件,程式碼都看完了。唉,年紀輕輕,就有這種積極主動的拼勁,幹勁,求知慾,除了感動,佩服也不知該說什麼了。

談了三十分鐘確認格局表沒問題後,後半段就跟他聊聊對於工作與生活如何平衡的看法。當時聽起來,C君算是很懂得調適工作壓力的人。但經錄取半年後,發現他是自我期許很高,有時會有點主觀行事,比較不在乎別人感受的人。但是,人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只要願意敞開心胸跟別人溝通,那麼,矛盾終究是可以最小化的(不敢說沒有啦)
各位如果有看過上一篇,應該會感覺有點熟悉。是的,C君就是上一篇文中提到的Bill啦。

面談結果: 當場錄用
心情: 非常愉快。找到對的人,事情就成功一半

【案例四】 D君 素人工程師 (非專業出身,卻有專業的認真與實力)
D君,丙級學校非本科碩士畢業,四年工作經驗(一半相關,一半非相關)
D君的履歷表原本是被過濾掉的,只因為有一段時間沒有新履歷進來,公司當時又很急著找人進來,因此請HR將有理工背景的履歷都給我,後來不知看過N份後,才發現到有這個特別的人。

D君文憑並不那麼顯眼,也是非相關科系畢業的,之前待過的也屬於規模較小的公司,但是他的專長項目裡面出現了一系列微處理器實務的內容,讓我非常好奇。

經過測驗之後,他的學理基礎在平均偏下的水平,產業領域知識相當欠缺,但程式能力跟微處理器實務都達到最高標準,經詢問後原來他之前的公司從事的是跟電子玩具相關產品,故其對於八位元ASIC產品非常熟悉,對於System-On-Chip則是剛開始摸索。

而我比較好奇的是一家規模不大的公司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技術平台,通常這代表著需付出相當多的技術授權費用,一般在有很多組研發團隊的大公司才看的到。呵呵,原來他下班後,週末假日都在幫人家接Case打工,很多實務的東西都是靠自己Try-And-Error摸索出來的,除了比較冷門的晶片架構,大多數的平台都可以透過管道拿到模擬電路板自己研究作實驗,這真是一個熱血的狂熱份子。

性格的部分,言談之間是個很靦腆的人,對於期望待遇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加上他的學經歷都不是很耀眼,要過HR那關得多花點心思。

事後在HR那裡確實一波三折,箇中辛苦在此也不方便透露太多,好在最後還是能找他進來,在公司服務期間他也發揮了很大的價值功能在驅軟工作上。

面談結果: 破格錄用
心得: 非專業背景的人,更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表現比專業人士更積極

【案例五】 E君 半調子工程師 難成大器
E君在此非指特定個人,只是統計上大多數的應徵者多是這類型的,因此拿來討論一番。
E君各方面都表現的很平凡,偶而有 一兩 個項目高於平均水準,但很難描繪出他具體擅長的項目是啥。

這樣的人若找進來,勢必得花一段時間加以訓練才能上手,而當他完成該項任務時,一旦碰到新的領域,又得重頭開始訓練起,只因這樣風格的人很難期望他對某些領域會因為興趣而主動投入時間精力去探索。

E君對於自己的工作目標,生涯發展通常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說白一點,工作對他而言只是糊口的工具,你很難從他身上看到熱情,無論是對於理論知識的探索,或是實務技術,電子產品的狂熱。

一個對工作缺乏自我激勵動機的人,最後你只能完全用錢來買通他。當團隊裡面有這樣的人存在,你將很難避免其他人也都向錢看,畢竟其他的東西,例如榮譽感,成就感都是抽象的,只有金錢是最真實的。只是,當一家公司或團隊,多數人都把金錢的計較擺在工作目標的第一順位,那麼當逆境來臨時,這樣的公司/團隊,剩下的會是什麼呢?

至於E君對於自己的期望待遇,則表現的比較勇於積極爭取,因為他的自我認知,他是每一門學科,每一樣產品,每一種技術都有涉獵的人,如果可以秤斤論兩的話,照理說應該是值較多錢吧?

只是當格局表攤在面前時,一切都回到人力市場最赤裸的問題
你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那才是你真正的值場價值啊!!!

面談結果: 應該不用多說了吧!!!

作者:Hellocharl (轉載於流金歲月【辦公室23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