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在職場取得高知覺價值的11個進化階段

如果只是當個不起眼的小螺絲釘,能取得資源還有關注度會隨著時間而越來越少,很多不公平的狀況也會因此發生。在這,我想來談談有甚麼方法能增加價值並成為發電機呢? 我提供大家一張圖,其中列出11個不同的等級。越往右,在他人眼裡的「知覺價值」(Perceived Value)會越高,能取得的資源也越多。 越往左,在他人眼裡的知覺價值則越低,能談到的薪水福利較少,在工作上獲得他人的關注、尊重、支援也會較少。另外要強調的是,這圖不只是涵蓋公司內當員工的狀況,如果你是個自雇者,客戶觀點的判斷也是同樣有用的。

而對這11級的說明如下:

01 平常人
單純好手好腳的人,或念了一般大學甚至碩士畢業但卻沒有任何突出性的人。 比方說,讀的科系普普通通,會的能力也沒甚麼特別之處。功課不很好,但也不是最後一名;朋友很難用超過5句話來形容自己。總而言之,就是缺乏特色的單純好人。 這就像夜市攤子上的微甜冰紅茶。因為商品跟四周的雷同度高,以至於競爭激烈,也較難取得溢酬 → 售價可能只是剛好略高於邊際成本而已..

02 有技能
比平常人略好之處,在於最少有「一項」「被市場需要」的賣點或技能。所謂被市場需要,是能真的滿足於社會需求的技能,而不是甚麼會學壁虎叫之類的特技。這概念不難理解也應該還在常識範圍:人只要有一項市場要的技能,在喊價上就能比單純好手好腳的正常人更有利一些,能獲取的價格也可能會高一些。

03 多功能
再往上走,是多功能。 這指的是比12會更多東西。除了有一項主要技能(或經歷)外,同時還會很多旁支技能。比方說是個夠格的軟體工程師外,還會修圖、會組電腦、會做網頁、會開車、能文能武之餘老闆還叫他幫忙做FB的粉絲團行銷(慘)。

讓自己「多功能」是大部分人想要自我提升時直覺嘗試的方法,想讓自己CP值高一些 → 同樣拿3萬,可是自己可比隔壁多會五樣事情。

這方法不否認,是能提升自己的知覺價值,因為CP值確實提升了! 可是CP值提升對於價格拉高的幫助終究有其極限。

想想實體商品的狀況就很清楚了,功能多十種的包包,你或許願意多付1000元去買,但這樣的包終究不可能賣得比LV的包包來的貴。 所以廠商應該再多加5種功能嗎? 加到一定程度後大家可能完全沒感覺了,連想再多賣1000可能都有問題(而且也很可能開始獲利低於投資了)。畢竟要獲得更高的客戶知覺價值,常常不是只靠拼命多加一堆客戶未必能立刻用到的功能而能觸發的。

04 止痛藥
再一個能更進一步提升知覺價值的,是你有辦法理解別人的核心痛苦在哪,並幫別人解除痛苦。部門中有五個人,老闆碰到麻煩總是找你解決,因為覺得你聽得懂狀況,又可以輕易擺平問題。 別人雖然也有技術能力,可是溝通亂七八糟夾雜不清,還常常得罪客戶,或是把問題弄得更嚴重。這時就算你的技術能力跟其他四個人差不多甚至略差一些,但你在主管的知覺價值上反而是比其他人高。

另外,一些能在問題發生時幫我們抽身的人,我們也可能願意一次性的付出高價。 醫生律師會計師就是這類的角色。 此外這類角色通常還兼具下面第11點的特色,所以難怪會是社會上長期的高收入者。

05 整合者
讓自己多功能雖然很直覺,可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斷學各類新東西實務上實在有困難。學東西終究有極限,人也不可能甚麼都擅長。 樣樣通,就可能樣樣鬆。 像我自己通常不買多功能合一的產品,因為常常就是甚麼都有,可是甚麼都不好用。 明明是開葡萄酒的工具就不要還能開罐頭、當手電頭、能剪指甲、又附驗鈔筆….

就業市場也是一樣,當你太多能力時,反而又難凸顯特色了。 比較合理的方法,是讓自己具備一兩種核心能力,但同時有能力成為一個團隊的整合者。

讓自己有辦法「跨專業溝通與領導」。有能力獲取商業人(如老闆、客戶、業務、市場)的需求,然後帶領技術人(幾個不同專業的人),在平衡的成本與時間內一起達到某個目標。雖然自己未必甚麼技術都懂,但做為團隊的帶領者卻是能讓自己更值錢! (PS 這也就類似專案經理這樣的角色了)

06 創新者
我這裡的創新,並不只是技術上的創新。並不是要大家去學著當天才RD工程師。流程上的創新、服務上的創新、商業模式上的創新等等也都是創新者的價值。換言之,如果一個人能夠有眼光看出既有模式的問題,又能創造出新模式,這就展現了一個更高層面的價值。 (PS這有點類似我們所定義產品經理這樣的角色了)

07 銷售家
指的是能帶錢進來的人。 當你在一個團隊中能帶錢進來,那自然講話就會大聲,能取得的資源或是收益也會較高。

有人可能會想說,我是工程師又不是業務員,所以這點不適合我。 這我要特別強調,這對任何人都是適合的。 因為人要想提高價值,絕對不能只是悶著頭做,最終要學著把東西的好處「簡單的讓別人聽懂」(所以最少要會簡報、會推銷、會說服、懂心理學等)。 甚至要知道如何有效的「自我推銷」。你看檯面上厲害的人物,每個都擅長說服別人以及自我推銷(如賈伯斯)。若我們也都能做到這一點,當然價值就又提高了!

08 連結器
連結器指的是能協助把各類資源結合在一起的人。類似演藝圈的製作人,把資金、才能、演員、創意、技術整合在一起,然後創造出更有價值的東西。

所以「人脈」是關鍵字,貨暢其流也是關鍵字。而當能有這樣的能力與價值時,是不是在企業組織中就變得不太重要了。金主想投資,你可以幫忙媒合好的投資標的。別人需要問題解決,你有認識的人媒介。 發現好的商品,你能整合運送到有需要的地方。 如果合作的商業模式合宜,通常也能分到不錯的報酬。 這也符合Bryan曾經提到行腳商人的概念。

09 稀有性
你擁有一般人不會的特別能力,或是你會的技能有高度的門檻,市面上非常稀有。 以現在而言,類似IC設計、技師、律師、醫生、資深工程師這樣的角色。可是市場需求可能不斷變化,未來會是甚麼就難講。有可能是能做健康麵包的師傅、有機食品的生產者、懂綠色能源的工程師、能唱高音的歌手、能投150KM的投手、或是具備多年的專業資歷的專家。總之,你掌握別人不具備的技能、站在人少的地方,就都可能是高附加價值的人。

所以不一定需要去追逐熱門產業,而是該好好找出你的天賦能力,並從這裡紮根發展,並創立出自己的經營模式。 (建議日後考慮參加我們的生活講座 : 尋找天賦與熱情的系統化做法)

只要你的根夠深,想出的商業模式能真正幫助別人,這就能創造價值,也可以擺脫「薪水照公司政策」這樣無奈的事情。市面上不會有人妄想用22K找個律師、去裝心臟導管、或僱用吳寶春。符合這條件的人,也如9一樣,是有機會獨立於組織之外卻一樣獲取高額報酬的。甚至若會做的事情剛好可以從頭到尾自己掌握,或是能找到相關技能的人共同以專案的方式完成,也會變成類似Bryan提到工匠概念的角色了! (這部份請參考這一篇 : 騎虎難下的六七年級() : 迎接工匠與行腳商人的時代)

10 經營者
再來,若你能協助讓一個組織正確營運的經營,你的溢價也會變得很高,也會變成到處的搶手貨。經營者小可能是一間店的店長,大可能是企業的總經理。

這樣的角色通常是上面多項能力的集合體。除了得懂該企業的核心技術、有銷售力、有創造力外、有商業Vision,也要有高度對人的對應能力,還要有經營管理的知識,能做內部的流程設計,興利又能 防弊。能從無到有的訓練人、帶領員工、把事業維持住。

11 大師級
為何第10點後還有一個11呢? 因為如果你在任一領域努力夠久,你有可能成為該領域的資深人物。你自己將成為品牌,而且會獲取超額的社會敬重以及財務報酬。

成為大師除了對某個東西有精熟的了解外,名氣累積造就的「品牌溢價」將是另一個附帶的價值。而這溢價有可能比你與其他競爭者實際能力差異來的多好幾倍。

舉別人當例子不禮貌,我用自己好了。同樣是當顧問,大前研一的收費可能是我們的十倍。 但你說他真的比我們聰明10倍嗎?兩三倍可能有,但十倍應該不至於,甚至講極端些,聰明這東西恐怕根本無法明確的被量化。但他的名氣、經驗、長年的經營、品牌產生的信任感,讓大家更樂於付高價找他。

此外,對政府或是保守的組織而言,名人或大師更是安全無比的選項(承辦人OS: 都找大前研一來研究了,若立法院還不滿意,那還能怎麼樣?)。

所以,這是我們每個人該嘗試的最終路線 – 讓自己成為品牌。 也是我們部落格中多篇文章,甚至是我們在2014/01/23才出版這本新書《博客來: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32個上班族增加自我籌碼的方法》中希望大家最終達到的價值!

本文獲「專案管理生活思維」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 Joe Chang / 「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