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思考策略,其實便是賽局理論的應用,賽局探討的是當決策者的選擇會彼此影響時,該如何思考行動,找出最佳策略。如果假設外在環境不會變動,就等於在局限的範圍內尋覓最好的結果,徒勞無功的機會多,而賽局觀,能訓練我們看清事物全貌的能力。
伊索寓言中有這麼一個故事:山谷裡,白羊和黑羊在獨木橋上相遇,雙方都想先過橋,誰也不讓誰,該怎麼辦?
情侶都遇過這樣的麻煩:男生想在家看球賽,女生想出門逛街,但兩人都希望對方可以陪自己,該怎麼辦?
兩個小偷一起犯案被抓進警局,警察把他們隔離偵訊。如果雙方都不承認犯案,死無對證,兩人都會被釋放;但如果其中一個小偷認罪,自首減刑,不認罪的就要被關更久,兩個小偷該怎麼辦?
日常生活,處處皆賽局
以上3個故事的共同點,在於「決策者的選擇會彼此影響」,當對方的決定會影響自己的最佳決策時,就不能不把對手的行為納入考慮。這就是「賽局理論」(game theory)最原始的思考。
在商場中,「先考慮對方可能怎麼做,再選擇自己的決策」的情境非常多。大至公司對公司的策略角逐,小到人與人的互動,都有能運用賽局理論的例子。
舉例來說,如果A公司降價促銷,結果刺激對手B公司跟進,最後A公司會不會反受損失?當潛在競爭者想進入市場爭奪大餅,如果公司擴廠增加產能還不能逼退對手,會不會因此而浪費股東的投資?擁有和競爭對手相似的新產品開發案時,究竟是該知難而退先放棄,還是尋求合作機會?
其實賽局理論的思考方式並不困難,每個人在做判斷時,多多少少都已經使用賽局做為決策的基準。談判過程中,我們都會先猜測對方的底限,再設法做判斷;老闆面試員工時,得先測試他的工作能力,才能開出適當的薪水;甚至開會時,每位同事都會先預期發怒的老闆可能會坐哪裡,再想辦法選個「最適」座位。
理性思考,才有競爭力
賽局理論的應用發展源自經濟學,可分為「合作賽局」與「非合作賽局」兩大類。合作賽局假設決策的雙方或多方已經合作,重點在於如何依照每一個個體的貢獻,進行公平的分配,主要被應用在軍事或政治領域上(例如盟國的合作)。
但是在商業經濟的範疇中,大部分狀況則適合運用非合作賽局。非合作賽局假設:每個做決策的個體都是自利的,不會為了利他而選擇合作,所以要從利潤的結構、溝通的方式,用理性推論來探討合作的可能。
為什麼考慮對手的選擇這麼重要?經濟學家發現,自由競爭所導致的均衡結果,反而有可能讓決策者得到相對較差的結果。比如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一發起,廠商就有可能殺到「見骨」,最後誰都沒賺頭;或是兩家廠商同時開發新規格商品,最後市場只能接受一個,使得落敗的一方浪費了高額的研發和生產成本。
如果任由市場順其自然地發展,有可能會導致的不好結果,那麼在做出決策之前,事先就思考對自己最有利的布局,正是非合作賽局努力的目標。
或許有人會質疑,如果賽局理論是奠基在「理性」的假設下,只能探討人類行為中理性選擇的部分,當人們被情緒淹沒,做出非理性的選擇時(這種時候還真不少),理論又無助於判斷現實狀況,那到底學它有什麼用?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助研究員梁孟玉指出,商業社會裡,「理性的人在競爭中勝出的機會更大,存活機率也更高」。在適者生存的淘汰機制下,市場上主要的力量都來自更理性的個體,雖然不理性的人還是會存在,卻無法主導市場。
「賽局講求『均衡』的概念,也就是從漸進、演化的角度,來分析從過程到結果之間,走向會是怎樣?所謂成熟的結果(均衡)會是如何?而每個個體又該如何學習更好的決策方式?」梁孟玉表示,社會上雖然各種人都有,但是演化的力量最終還是會讓人趨於保持理性,而制度最後也是由這批勝出的人所決定,斷然批評「賽局理論和很多現實狀況不合」,未免見樹不見林,沒看到均衡、演化過程的這一面。
知己知彼,共生共榮
「賽局理論也許不是那麼自然、直覺的過程,卻是一個可學習的過程,」梁孟玉強調,我們愈學習它,就愈能預測每個個體的選擇,這同時也是競爭、生存的有效力量。
「戰略」(strategy)一詞來自希臘文,原意是「將軍的作戰藝術」,是指揮軍隊打敗敵軍、減輕損失的學問。1950年代,賽局理論首先將「戰略」引進商管文獻中,成為現今企管學中「企業策略」的濫觴。
賽局的訓練,可讓決策者更能看見事物的全貌,而經理人思考策略的藝術與科學,其實便是賽局理論的應用。做決策時,如果假設外在環境不會變動,就等於是只在限定的範圍內,尋覓最好的結果,多半會落得徒勞無功。有太多時刻,是我們的決策會影響別人、別人的決策也會影響自己,該怎麼從互動的關係中,思考對方行動的意義,讓自己也做出最好的決策,是經理人必備的修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